25赛季足协裁判评议:石家庄红点,佛山点球。
- 发布于:2025-04-03 01:46:00
- 来源:24直播网
4月1日晚,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在本赛季的第五期裁判评议工作中,针对来自中甲、中乙联赛以及全运会女子足球资格赛的九个判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评议。令人欣喜的是,本期内并无中超俱乐部提出申诉,这无疑为评议工作创造了一个更为纯粹的环境。经过认真审议,评议组最终认定其中三个判例存在错漏判。
本期评议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展开,特邀了中足联代表、中国足协纪检人员以及两名来自社会与媒体界的足球社会监督员列席旁听。评议过程采取评议组成员集体讨论与单独发表意见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评议的公正与客观。
首先,针对中甲联赛第二轮南通支云与石家庄功夫的比赛判例,评议组多数成员认为,在比赛第48分钟,石家庄功夫36号队员与南通支云9号队员发生身体接触导致后者倒地,但裁判员未作出犯规判罚。经仔细回看视频,发现石家庄36号队员确实存在双手拉扯南通9号并导致其倒地的情况,此动作发生在罚球区内,应判罚球点球,并因通过拉拽破坏明显进球得分机会,应对36号队员出示红牌。因此,评议组认为裁判员在此判例中的决定存在错误,为错漏判。
其次,对于中甲联赛及中乙联赛的其他几个判例,评议组也逐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在每个判例中,评议组成员都根据现有视频证据,仔细研究了场上队员的动作及裁判员的判罚决定,并基于足球竞赛规则,给出了专业的评议意见。
在所有判例中,有些被认定为正确判罚,如某次争抢中成都蓉城B队22号队员头球争抢合理,广东铭途56号队员脚踢球争抢属于违规,裁判员观察位置较好,做出了罚球点球的正确决定。而另一些则存在漏判或错判,如陕西联合月亮泊队在某次比赛中疑似手球未被判罚,而实际上应视为犯规;又如某次攻方队员在对方罚球区内与守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导致后者倒地,但裁判员未判罚攻方犯规等。
经过深入分析和讨论,评议组对每个判例都给出了明确的评议结论。对于错漏判的判例,评议组将向相关部门反馈,并建议对相关裁判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此次裁判评议工作的开展,不仅为裁判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反思机会,也为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在未来,中国足球能够在裁判执法的公正与准确性上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