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裁判评议六期:上海德比进球判罚正确。

  • 发布于:2025-04-10 01:44:00
  • 来源:24直播网

北京时间4月9日,中国足协公布了本赛季第六期裁判评议结果,共认定有三例裁判错漏判。

判例一:

在中超联赛第4轮长春亚泰与武汉三镇的比赛中,第34分钟时,武汉三镇9号队员在罚球区内与长春亚泰4号队员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然而,裁判员并未进行犯规判罚,VAR(视频助理裁判)也未介入。评议组多数成员认为,从传球路线和双方队员的身位来看,长春亚泰4号队员在对方身后推搡,导致武汉三镇9号动作受限、身体失衡倒地。因此,应判定长春亚泰4号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犯规,破坏了对方的明显得分机会,应当判罚球点球,并向其出示红牌。然而,裁判员决定错误,漏判了罚球点球和红牌,VAR未介入也属错误。

判例二:

在同一场比赛中,第79分钟时武汉三镇8号队员与长春亚泰15号队员在罚球区内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裁判员同样未进行犯规判罚,VAR也未介入。评议组认为,双方腿部接触导致倒地属于正常身体接触,守方长春亚泰15号队员处于正常向球移动过程中,并未犯规。因此,裁判员未判罚的决定是正确的,VAR未介入也是正确的。

判例三:

同样是在这场比赛中,第87分钟时长春亚泰9号队员手臂与武汉三镇2号队员发生接触。评议组一致认为,长春亚泰9号队员在争抢球时有意使用手臂,但接触部位并非完全是肘部,也无明显击打对方头面部的动作。因此,应视为鲁莽犯规并给予黄牌警告,而裁判员和VAR的临场决定均有误。

其他判例:

判例四至八涉及中超联赛和中乙联赛的其他几场比赛中的争议判罚。评议组针对每一起判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例如,在判例五中,上海申花23号队员铲球后与云南玉昆14号队员腿部发生接触,评议组认为其力度和接触程度不构成严重犯规,应给予黄牌警告而非红牌。在判例六中,上海海港VS上海申花的比赛中,一个进球经过VAR确认后判定为有效,评议组认为VAR的操作流程和结果均符合规范。

总结:

本次裁判评议共认定了三例错漏判,涉及身体接触的判断、犯规的界定以及VAR的介入等多个方面。评议组的结论为今后的比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依据,也希望能够帮助裁判员提高判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这也提醒了所有参赛队伍和球员要更加注重比赛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维护足球比赛的公平竞争环境。

相关阅读: 红牌 点球 足协 于汉超 长春亚泰 上海申花 上海德比